首页

红色妖姬女王s调教

时间:2025-05-29 10:10:21 作者:王毅会见纽埃总理兼外长塔格拉吉 浏览量:55229

  赴华旅游热系列观察稿件之二——

  中泰游客“双向奔赴” 互免签证促进两国交往

  4月中旬,正值泰国传统新年宋干节,也称泼水节。位于首都曼谷的素万纳普机场比平日更加繁忙,机场大厅摆放着欢庆泼水节的装饰,准备出行的游客在值机柜台前排起长队。

  泰国游客塔娜打算趁着泼水节长假去中国游玩。她在大学时选修过中文,一直希望去中国亲身体验中国文化。“我很想登上长城,去看看大熊猫,尝尝麻辣火锅。”塔娜笑着对记者说,以前办理赴华签证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的,一直没有成行,“现在去中国旅游可以免签,更方便了,我终于可以圆梦了。”

  与塔娜一样的泰国民众还有很多,不少人都选择在泼水节长假期间前往中国。据泰国移动端用户运动数据显示,4月12日至15日期间,泰国两大电信运营商之一True dtac的用户最青睐的国家依次为中国、日本、韩国。

  中泰实施互免签证政策以来,泰国游客赴中国旅游的热情高涨。携程数据显示,3月1日当天,泰国游客赴华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3倍,较2019年增长超160%。3月1日,携程泰国站点的中国相关关键词搜索热度同比增长3倍多。

  记者身边就有好几位泰国朋友前往中国,既有曾经的在华留学生,也有商界人士,还有计划带孩子到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家长。

  “中国既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也有很多现代化的科技。中国是泰国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在亚洲乃至世界,中国的作用都举足轻重,所以我们打算带孩子游览中国,未来孩子可能到中国上学。”泰国博仁大学教师披猜告诉记者。

  3月1日互免签证政策施行首日,泰国游客桑提迪在社交媒体晒出顺利入境中国的护照封面照片,引来数万人浏览点赞。桑提迪表示,泰中互免签证对于他这样喜欢到中国旅游的人来说可谓是大好事。

  免签政策不仅方便了泰国人赴华,也让中国民众前往泰国更加便利。记者在曼谷大皇宫等旅游景点经常遇到来自中国的旅游团,在火车头夜市看到成排的大巴车在等待中国游客购物归来。“我曾来过泰国两次,免签后我第一时间又来泰国旅游,因为这里不仅有美景美食,而且泰国人特别热情,没有生疏感,像一家人一样,就是‘中泰一家亲’的感觉。”来自云南的赵女士告诉记者。

  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后,中泰游客互访热度持续攀升。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泰国累计接待外国游客超过937万人次,创造收入约4547亿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5.13泰铢),其中中国游客超过175万人次,稳居榜首。

  泰国观光协会会长徐纳麟表示,中泰互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相互免签对双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也传递出中国积极开放的信号,显示出中国欢迎外国朋友的真诚。互免签证协定将推动泰中两国旅游业发展,并促进两国人员和经贸往来,中泰之间的传统友谊将更加紧密。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表示,泰中实行互免签证,体现两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将为两国带来更多利好和机遇。泰中人民往来更加便利,将带动旅游收入增长,促进两国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加深民众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为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人民网记者 孙广勇)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大学博士生刘欣告诉记者:“我今天几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能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内心感受到更加温暖。”

2023年济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 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

“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我国的立法和政策是走在前面的,但是我认为一些平台企业做的还不够。”佟丽华提出,一些大型平台企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应该担负更多责任。

民政部:今年上半年累计支出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资金1265亿元

节前,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攻坚,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组织对重点地区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和专家指导服务。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对国庆假期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部署加强洪涝、台风、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防范应对。

【统战地标·北京】这座建于明代的恢弘大殿,为何改名为中山堂?

在为期4天的参访行程中,浦东国际人才驿站为考察团安排了丰富的行程,带领同学们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汽通用、中国商飞、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上海超算中心等院校和企业单位,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发展沿革,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充分交流,进一步增强了考察团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意愿。

为何下调去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海关总署回应

一方面,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突出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从技术支撑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建设大科学装置,组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研发机构,组织重大科研计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从产业支撑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于通过国家发展规划、专项规划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改革等,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超前部署一批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未来产业,全国一盘棋引导地方政府、各类企业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支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